账号:
密码:
欲书文 > 游戏竞技 >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>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653节
  他实在想不到折赛花的动作如此灵活,一脚之力又如此巨大,一时间竟然被打蒙了。
  折赛花踹的是他的下巴还好,如果踹的是他的喉结,那么后果不堪设想。
  “还要继续切磋吗?”
  折赛花单手握剑,但实际上还没有出剑,只是在躲闪李霸的攻击后,踹了李霸一脚,胜负已分。
  李霸爬了起来,垂头丧气,体躯恢复至平时:“是我败了。”
  “嘶……”
  在场不少武将吸气,折赛花这一招赢得干脆利落,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。
  就连张华,本来都认为折赛花与李霸,难分胜负。
  结果折赛花一招制敌,出乎张华的意料之外。
  虽说折赛花并不是直接一招取胜,而是在仔细观察李霸的招式后,找到破绽,出其不意取胜,但折赛花也要有足够的力量和速度,才能取胜。
  “折赛花的武力,不会超过了90吧……”
  张华怀疑折赛花的武力与杨业也差不了多少。
  “折赛花,你可认识杨业?”
  “认得。”
  “你们夫妻团聚,这是一件好事。你且下去吧。”
  张华让折赛花与杨业团聚。
  既然杨业、杨延昭都在张华麾下效力,那么不必担心折赛花的忠诚度,因为赶也赶不走。
  “郎君,终于找到你了。”
  折赛花与杨业团聚,不禁垂泪。
  她为了找寻杨业的下落,从江东转战至西北。
  “六郎也在,今后我们一家团聚。”
  杨业为折赛花抹去泪花,最不忍看到妻子梨花带泪。
  “嗯。”
  折赛花享受难得的温暖。
  武举没有因为折赛花和杨业团聚而停下,而是继续进行。
  又有几对路人武将上台,展示武艺。
  第八对武将,一个双鬓发白的老将登台,双手持用苗刀。
  这一把苗刀的刀型总长五尺、刀长三尺八寸、刀柄一尺二寸。
  “有点意思……苗刀用以冲锋陷阵,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……”
  张华少有看到武将使用苗刀这一种刀具。
  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将邓子龙
  兵器,一寸长,一寸强。
  登上比武台的老将双手握着五尺苗刀,气息收敛,但他充满杀气的眼神,让众人意识到,这是一位沙场宿将,至少征战超过了二十年。
  否则他不会有如此凌厉和沧桑的眼神。
  另外一员武将,是一个使用腰刀的宋朝武将。
  “在下宋朝姚平仲!”
  北宋武将姚平仲神情高傲,出身将门的他,有着超过常人的傲气。
  王守仁在一旁对张华说明姚平仲的来历:“此人是北宋姚家将之一。”
  “杨家将、姚家将、折家将、种家将,北宋四大将门,勉强算是齐了。。如果算上曹彬、曹玮的曹家,那么是五大将门……”
  张华这里还凑齐了不少组合。
  北宋四大将门,诞生过不少名将。
  但张华的注意力不在姚平仲身上,而是在姚平仲对面的老将。
  “明朝嘉靖、万历年间的武将邓子龙……”
  张华提前看过这群武将的名单,知道与姚平仲切磋的武将是邓子龙。
  邓子龙是明朝猛将,嘉靖年间中武举,凭借镇压强盗和农民起义军,成为明军将领,多次击败入寇云南边陲的古代缅甸军队,升任副总兵,后来参加万历朝鲜战争,于露梁海战中以七十多岁的高龄,奋勇杀敌,战死沙场。
  邓子龙一生征战四十年!
  比武台上的邓子龙,已经上了年纪,但依然精神矍铄,身材魁梧,看不出有一丝颓色。
  张华估计邓子龙和黄忠、廉颇一样,都是老当益壮的武将。
  “在下明朝邓子龙!”
  邓子龙挥舞苗刀,锋利的刀刃发出斩裂空气的呼啸声!
  邓子龙这把苗刀长五尺,而且锋利至极,即使连人带马斩断,或许都不是问题。
  邓子龙扫了一眼姚平仲的腰刀,对姚平仲说道:“一寸长,一寸强,我以长刀,对战你的短刀,胜之不武。你可以换成一把长刀或者长枪,再与我决一胜负。”
  “好大的口气!”
  姚平仲执意要用腰刀来迎战邓子龙的苗刀,想要以短兵击败长兵。
  嗤!
  姚平仲的真气灌入腰刀,劈出刀气,用以克服腰刀长度不够的缺陷!
  “姚平仲作为北宋将门之后,肯定也知道一寸长、一寸强的道理,所以自信可以用外化的刀气来弥补腰刀的缺陷。”
  张华在比武台下评论。
  如果双方技巧相差不了太多,肯定是长兵强于短兵。
  腰刀在面对长刀时,肯定会吃亏不少。
  “喝!”
  邓子龙一声闷喝,双手握刀发力,斩向姚平仲!
  嗡的一声,苗刀迸发璀璨的刀气,比姚平仲还要强盛许多!
  邓子龙的刀法每招每势朴实、严谨,用起来以身催刀,刀随身转,逢进必跟,逢跟必进,进退连环,动作剽悍雄健,势如破竹!
  姚平仲刚刚与邓子龙交手,就陷入邓子龙的连续进攻之中!
  邓子龙连续进攻,攻中有防,防守是为了更好进攻。
  “好生精湛的长刀技巧。”
  杨业、许褚等用刀的猛将,都不禁称赞邓子龙的苗刀用的精湛,势法浑厚矫健。
  而且邓子龙招招都是战场上的杀人技巧,行云流水,没有一点花拳绣腿。
  在战场上,花拳绣腿意味着会被敌人杀死。
  邓子龙与苗刀融为一体,技法千变万化,疾速多变,攻防的连击性极强。
  一旦被邓子龙卷入刀势,姚平仲被迫应对,每一个格挡的招式都被邓子龙预判,又或者,邓子龙的攻击让姚平仲不得不按照邓子龙的预想进行格挡。
  几十招之后,姚平仲的腰刀被击飞,邓子龙的苗刀斩向姚平仲的脖子!
  这一刀,足以将姚平仲斩成两段!
  “收!”
  邓子龙猛地收刀,开锋的刀刃距离姚平仲的咽喉仅仅只有三寸。
  苗刀带来的劲风扑面而来,让姚平仲脸色苍白,下意识地咽下惊慌。
  明眼人都看了出来——姚平仲完败。
  邓子龙在这样的情况下,还能收住刀势,力量过人。
  “是我败了。”
  姚平仲垂头丧气,他被一个后世的武将击败,深感惭愧。
  邓子龙收刀抱拳:“承让。”
  “这一把苗刀舞的精妙,姚平仲,你败在他的手下,不算丢人。中原烽火四起,范仲淹手下缺少良将,待武举结束,你前往中原,投入范仲淹帐下,听候差遣。”
  张华夸奖了一番邓子龙的刀法,另外安抚姚平仲,让姚平仲加入范仲淹的宋军团。
  姚平仲好歹是姚家将之一,他的能力应该不会太差。
  范仲淹驻扎宋州,防备西楚势力,武将匮乏,因此张华补充范仲淹的部将数量。
  “至于邓子龙,稍后再做安排。”
  张华想了想,邓子龙无论陆战,还是水战,似乎都相当精通,还擅长在山林作战,暂时想不到将邓子龙安排在哪一个军团。
  张华还是很欣赏邓子龙这种精忠耿耿的老将,一生征战四方,还打过倭寇。
  万历年间,正是邓子龙这一批明军武将,挫败了丰臣秀吉的野心。
  “王阳明……”
  邓子龙则看着张华身边的军师王守仁。
  王守仁和邓子龙都是明朝武将,只不过一个是明朝中期的武将,另一个是明朝末期的武将。
  邓子龙对王守仁之名,早有耳闻,能够见到前人,深感荣幸。
  “看来这次主公又收获了一批良将啊。”
  王守仁在一旁观看候选武将彼此切磋,其中张星彩、折赛花、邓子龙的武艺都算不错,统帅值也算不低,于是向张华道贺。
  至少张华的领地,还是有不少蛰伏的名将。